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五月慶端陽 傳承文化粽葉香

         放大字型圖示 放小字型圖示 列印圖示
文/本刊編輯室 圖/本刊資料室

 在中華文化中,大多數人將端午節視為紀念楚國詩人屈原與吳國忠臣伍子胥的節日,但也有不少學者考證,吳越一帶在屈原之前即已有過端午節的習俗。相傳古代中國南方吳越人(今江浙一帶)認為自己是龍的傳人,每年五月初五舉行祭圖騰儀式,以求來年風調雨順、大豐收,並將食物裹在樹葉或裝在竹筒中投到江裡,而後慢慢演變成現今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。
 
五月驅五毒 家家戶戶保安寧
民間有一俗諺:「端午節,天氣熱,五毒醒,不安寧。」古人認為動物自驚蟄後開始活動,到了農曆五月的時候,天氣開始變炎熱,又有梅雨造成的濕氣,瘴癘之氣增加,造成瘟疫疾病也常在此時開始出現。而毒蛇、蟾蜍、蜈蚣和蠍子等生活在地面潮濕陰暗環境或是夜間活動的毒物,在農曆五月也已相當活躍,農民出入家戶農田工作時被蛇蟲咬傷就時常發生,成了所謂的五毒,五毒出入居室,襲擾人類,因此必須採取一些方式來避毒與驅毒,才得以平平安安地生活,因此端午節有「避五毒」與「驅五毒」的習俗。為了驅毒避邪,民間百姓在端午這天有了插艾草、懸菖蒲和吃蒜頭的習俗,人們以艾作鞭,以菖蒲作劍,以蒜作錘為三種武器,認為可以退蛇蟲、滅病菌、斬妖除魔和驅毒避邪;此外,成年人也會飲用雄黃酒和菖蒲酒驅蛇蟲;小孩子則要配戴藏有朱砂、雄黃和香草的香囊預防疾病。
 
競渡划龍舟 鑼鼓喧囂送災邪
划龍舟也是端午節的一大習俗,而划龍舟的起源也眾說紛紜,除了為尋找愛國詩人屈原一說之外,也有學者提出一說,表示東亞地區的划龍舟並不限於端午才舉行,龍舟競渡的習俗也早於屈原之前已經存在,如姑蘇就以龍舟有迎接潮水之神伍子胥的習俗。古人將船當作送走災邪的工具,既然送邪,也就越快越好,於是便衍生出端午競渡習俗了。 
 
立蛋午時水 除穢轉運來年旺
相傳端午節是一年之中陽氣最重的一天,午時(上午十一點到下午一點)又是一天之中陽氣最盛的時辰,端午節午時所取的午時水是「極陽水」,具有除穢、轉運、解暑熱去時疫等功效。現在的都會區雖無法找到湧泉,但拿水龍頭的自來水放在太陽下曬曬也可以,或者再簡單一點,只要在端午節午時打開飲水機取水也行。端午節立蛋也是許多人的兒時記憶,據聞若在端午節中午能把生雞蛋直立起來,來年便會鴻運當頭,起源雖不可考,卻也因為充滿趣味與祝福而得以繼續流傳。
 
粽文化飄香 多元特色在地味
端午節也稱粽子節,中華文化中粽子的歷史悠久,在春秋時期就有用菇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,稱「角黍」的食物,另外還有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,稱「筒粽」;到了南梁時期,五月五日作粽,會在筒粽上蓋楝葉、以五彩絲線纏之,更接近現今粽子的樣貌。粽子流傳至今,因地區的不同各自發展成獨具在地性的口味,讓粽文化更多元豐富,例如大陸地區的粽子就發展成兩個主要系統,分別是北方粽與南方粽。
 
南北大不同 甜鹹葷素選擇多
北方粽一般用蘆葦葉卷為漏斗狀,但因蘆葦細長而窄,常需兩、三片相疊才能綁粽,餡料則灌入糯米、粘黃米等,亦可加入棗,一般只有甜素餡,多用紅豆沙或小棗做餡,有用粘黃米或其他粘種糧食的封口用細繩或草絲綑紮(北方傳統上用馬蘭草),作成稜錐正四面體形狀,然後用水煮熟,可以熱食也可以冷食,具有葉子的清香味。南方粽則多以箬葉包粽,粽子形狀接近三角錐,餡料除了糯米外也加入肉、赤豆等配料,甜鹹葷素應有盡有,近年來,越來越多人們在肉粽中加入適量肥豬肉,口感更為香美;也有人在粽子中加入煮熟的鹹鴨蛋黃的作法,讓南方粽的口味更多元。
 
彈牙與軟糯 口感豐富齒留香
臺灣則是按照地區將粽子分成兩種類型,分別是北部粽與南部粽。北部粽是將半熟米搭配竹葉包裹填餡,再蒸一次使其入味,且多用桂竹籜包裹,外觀色澤棕黃,略帶斑點;南部粽的特色為投水煮食、較不油膩,所用之「粽葉」,質地細緻而葉面較寬(大部分是麻竹葉),氣味也較芳香,食用時帶有淡淡的竹葉清香。不同的作法背後有著不同的故事,如同濃縮了某個時代的某部分文化,轉化成一顆顆飽滿軟糯的粽子,在炊煙中持續飄著文化的香氣。
 
(點閱次數:673)